贵州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日期:2023-07-11 10:19:46 / 人气:466

本报贵阳7月8日电(记者马越峰王、程欢)位于境内775平方公里的贵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是濒危物种贵州金丝猴的栖息地。今年以来,范静山下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江口县等地补种植物供黔金丝猴栖息和食用,并连接不同林业单元,形成一条长46公里的“生态廊道带”,为黔金丝猴等野生动物增加了约295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这是全面提升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的新探索。近年来,贵州在乌蒙山、雾灵山、乌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累计修复面积547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面积居全国前列。贵州省共有23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7.04万公顷。贵州有林地1.69亿亩,草地282万亩,湿地387万亩,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贵州,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宝贵财富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绩。在位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通了森林智能管理平台,各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呈现在眼前。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在各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利用视频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野生动物保护安装“千里眼”“千里眼”。贵州还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为保护赤水河,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贵州探索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建立由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共同出资的赤水河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基金。“此举调动了全流域保护的积极性,促进了水质的持续改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说,赤水河常见鱼类从2016年的108种增加到现在的167种,其中包括白鲟、扬子江鲟、乌鱼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11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45种。近日,贵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生态空间、强化监管执法、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社会参与,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全省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其中野生动物11442种,高等植物10255种。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在全国名列前茅。”贵州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日报)[责任编辑:田伯群]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